Sunday Morning Dorm View
.jpg)

標籤: 投資日誌
標籤: 記事
標籤: 記事
標籤: 投資日誌
標籤: 投資日誌
標籤: 投資日誌
標籤: 股市
大前研一在暢銷著作《思考的技術》中,與讀者分享了他個人的許多訓練思考的方法。
1.用英語表達想法
大前說,當他用英語說話時,常常能幫助他得到更多更好的構想。也就是說,當他把用日文邏輯所思考的事情,以英語來說明時,反而會更順暢,因為努力想用英語做說明的同時,有時候就會出乎意料地產生新的構想。
2.坐在車子左側靠窗位置
晚間乘車時,朝著行進方向坐在左側靠窗位子,從車窗向外看,街景的燈光如同走馬燈般一閃一閃而過,應可藉由強化左眼的使用,而刺激右腦。這時,如果能寫點東西、認真思考,常會不可思議地湧現新的構想,或是理出一些思緒。
3.閉眼行走
找個安全的地方,最好是在辦公室附近,一個你十分熟悉,知道哪裡會有些什麼的地方,然後將視覺遮蔽,只仰賴耳朵及其他感官走路,你將會「看到」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觀。
前面真的沒東西擋住嗎?應該快碰到轉彎處了吧?你或許會因為不確定前方道路有無阻礙,而產生不安或恐怖的感覺,但這麼做將可刺激大腦中某些平常沒用到的部位。
4.逆向做筆記
在做筆記或找靈感時,可試著使用藍色方格紙,並且由左下方往右上方記錄重點,最後就會在方格紙右上方,完成一個金字塔結構,進而導出一個結論。這大概是因為反其道而行,所以容易出現對不同事物的看法。
人類是懶惰的動物,一旦用腦的方式模式化後,就很難用別的方法再予以刺激。所以,為了訓練思考邏輯以產生發想或構想的思考邏輯,就必須常常刺激腦中各個不同的部位,這是很重要的一點。
包括業內及資深投資人強力建議馬政府,在這種緊急特殊環境中,只能用「特效藥」來救股市,待整個局勢回穩後,再回歸正常,讓股市的傷害能降到最低;而特效 藥包括,靈活調整證交稅率,即指數在8千點下方,及7千點下方,能採不同的靈活證交稅率級距,回到8千點上方後即可回歸正常。
另,要求滿手銀彈的政府四大基金強力護盤股市,連續點火拉出三根長紅,凝聚股市多頭信心,否則像現在這種「三天晒網二天打漁」的護盤方式,反而給予空頭更 大的放空機會,無形中助漲空頭氣焰;此外,於今年中已全部獲利出場的國安基金,也快速空啟動進場機制,展現政府護股決心。
******
股市下跌是趨勢。目前全球的經濟還沒有回穩,次級房貸的問題也還沒有解決,再加上短期內台北股市沒有特別的利多。所以目前為止應該是沒有機會有反彈的機會。我認為,惟有全球的經濟及次級房貸的問題被解決且又有利多的新聞(如油價下跌...etc全球重大的事件),否則股市很難回升。
有錢人 躲債撇步全都露 |
![]() |
‧聯合理財網 2008/07/15 |
|
![]() |
![]() |
【聯合報╱記者羅兩莎、孫中英/專題報導】
消債條例上路滿兩個月,各大銀行發現,越來越多有錢人鑽消債條例法令漏洞,繼續繳房貸、保住房子,享受住豪宅、開車上班的日子,至於欠銀行的信貸、卡債,最好能一筆勾銷,銀行窮於應付,嘗到當初濫放信用貸款的苦果。
大型銀行主管指出,這些有錢人不乏月入7、8萬元的科技新貴、公教人員(特別是老師),這些向銀行申請前置協商的債務人,不是沒錢還,而是不想還錢。
銀行業者發現,最近向銀行申請協商的債務人,都是以往正常還款、繳息的正常戶,有些「案情」實在太離譜,讓各銀行債清處理人員大嘆離譜。
銀行業者說,申請協商的人手法很相似,業者擔心,民間代辦公司已經摸透銀行消債條例的相關處理準則,大舉進攻消債市場,幫助不想還錢的債務人「消債」。
欠錢不還 輕鬆過日子
某銀行客戶是在高科技公司上班的科技新貴,月入7萬元,有一筆230萬的房屋貸款,另在其他銀行有200萬元的卡債。房貸繳正常息,但他出面協商,除房貸外,每月只能還款5,000元。
因為,「科技新貴」每月固定支出包括房貸2萬,養車1.8萬元、娛樂2,000元、第四台費用700元、教育費2,000元、吃飯加上買衣服1萬元,及房屋修繕、物品維修費3,500元等等。總之,扣除所有支出後,他就山窮水盡,每月頂多只能拿出5,000元還卡債。
銀行主管說,還不出貸款,應該不要開車,把固定支出降下來,清償債務,協商結果:破裂。
刷爆套現 卡債丟給銀行
某信用卡持卡人在4月11日消債條例上路前,信用卡每月消費金額僅數千到逾萬元,且按月還錢,今年3月分,這位持卡人突然把所有信用卡都刷爆,5月分出面跟銀行協商,條件是利率降到0%,扣除「生活必要開支」後,每月只能還4,000元。
銀行發現,這位持卡人刷卡消費的地方都很奇怪,懷疑他是利用信用卡套現,當事人竟然也坦白承認,協商結果當然是失敗。
買三棟房子 送家人脫產
個案三是一位冰店老闆,平常靠信用卡調度資金,每月消費金額約7至8萬元,且正常還款。最近他突然透過律師發出律師函,要求降息、分期攤還,原因是:冰店生意不好,每月只能還6,000至7,000元。
銀行行員納悶,夏天的冰店生意怎麼會不好?仔細清查後發現,這位冰店老闆,申請協商前即脫產,分別買了三棟房子送給老婆、女兒和兒子。
就是要住豪宅 不想還錢
某位住在台北淡水的藝術家,月入35,000元,名下有一棟市價1,500萬元的不動產,房貸餘額500萬元,信用貸款及卡債共300萬元。
銀行說,按理,這位藝術家只要把1,500萬的房子賣掉,就可以還清負債,他還是出面協商:房貸繼續繳、信貸利率降到0%,每月還款5,000元。
如果依這位藝術家提出的條件,銀行若不同意,他去聲請更生,因更生最長還款年限是6年,若每月還款5,000元,若通過更生,他1年只要還款6萬元,6年下來總共只要償還36萬元;換言之,300萬元的信用貸款,若通過更生,只要償還36萬元!
月入5、6萬元的老師,房貸數百萬元、信貸也1、2百萬元,出面與銀行協商,就是不想還錢,「不讓我降息,我就去更生,到時你們一毛錢都拿不到!」
銀行業者說,原以為老師都是高知識分子,按理放款給老師應很安全,但現在老師申請協商的案件越來越多,且手法一致,就是不想還錢。
【2008/07/15 聯合報】 |
標籤: 泰偉、股市
標籤: 統一、股市
標籤: PSP、野球
標籤: 晶電、股市
標籤: 第一店、股市
標籤: 波克夏
標籤: 環泥、股市
標籤: 晶電,股市